从国家教育体系布局碰撞教材图书的出版和转型

2017-01-06 10:20:05  来源:总编办公室  编辑:社网站  浏览:3291


  教育教材类图书的出版在出版社乃至出版业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教材是多数出版社教育出版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中小学、高职或大学在校生人口逐渐减少,以及大众出版的持续增长,教材出版的总印数、总印张、总定价三要素占整个图书出版整体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

  因此,单一的品种,单一的内涵,单一的覆盖面,形成了出版业教材发展的瓶颈。遥想当年,出版社图书的出版趋之若鹜,排队几公里只为了抢购一本图书,教材的出版更是从本科,延伸到高职、专科,甚至在近几年又延伸到了特殊人群。比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早在五年前,就已经涉足特教教材的出版,还比如,人教社从2014年也开始成立特教教材分社。为什么教材领域的出版如此重视特教呢,还是跟国家教育体系的布局有关。因此,只有从国家教育体系的布局入手,才能更好地实现出版社教材图书的出版和转型。

  那么,国家教育体系现今是如何布局的呢,无外乎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和远程教育体系。2016年李克强总理就提出了“加快推进远程教育”,体现网络时代的快捷、低费和灵活。先说说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备是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五大具体战略目标之一,不但是对国家发展终身教育事业的新战略部署,更是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以及成年个人对继续教育日益增加的需求,终身教育体系直接影响着职场人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再说说社区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是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维护基层安定和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任务的重要载体。我国已经开通了“中国社区教育网”,构建了全国性社区网络教育平台,正在加快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社区教育体系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系统,最终全面提升全民素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最后说说远程教育体系,远程教育体现出了促进教育公平、节约时间费用、便于专业分工、适合在职学习等特点,可促使优质资源的效应最大化,具有便捷、低费和灵活的特点。我国的远程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年,形成了机构健全,设施完备,主体多元,供给充分的新体系。由此看来,未来教育的图书出版,必然要向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和远程教育体系发展。

  由此再回归到教材出版,当一个出版社从年出书1亿码洋,跃升到1.8亿或2亿码洋,或再跃升到2.5亿或3亿码洋,依靠的是什么呢,不可能是单品种的频繁重印,也不可能是单渠道的新书叠加,因为,畅销书的标准已从销售一百万册,降到了十万册,甚至降到了三万册。无节制的频繁重印势必产生过剩。而单渠道的新书叠加最终结果也是自身出版的新书顶替了自家的老书。所以,码洋的跃升,是建立在图书版块细分的基础之上,而单一的版块,是不可能实现码洋跃升的,因此,要想提升码洋,必然要增加细分版块。由此可见,在国家大力倡导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和远程教育体系时,将三个版块有机融入出版社的现有板块中,才是提升品质,打开销路,才是提升出版社整体质量的关键。

  然而,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都是在依靠互联网,依靠信息化,跟纸质图书关系不大呀。如何破解传统纸质图书和新型电子图书的融合,可谓是迫在眉睫。就连马云也在2016年大呼,要发展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因为线上或线下的单一模式都活得不好,只有在一起才能活得很好。而出版社作为传统线下产业的代表,线下模式已经轻车熟路,关键就在于如何拓展线上,如何融合线上。现有方式一般就是将已出版的线下图书,通过电子化,转变为线上图书,这一模式是众多出版人常用的方式,但其缺少设计和加工,往往不适应线上需求,因此,传统出版图书与线上融合,应该先以搭建平台为基础,通过移动终端,制造企业PPT,或微信圈,并应将传统纸业图书内容,经过打磨加工,重新设计成适宜线上使用的新内容,简单的照搬照抄和直接转化电子版,早已不能适应消费者挑剔的新型消费需求了。
                                                                                                                                                   (文/车玉龙)